《往事依依》课堂训练
班级:姓名:得分:书写等第:
一、基础·积累(20分)
1.给加点的字注音。(5分)
徜徉..( ) 浩淼.( ) 镌.刻( ) 如晦.( ) 芳菲.
( ) 2.下列词语中共有四个错别字,先用横线标出,再将改正的字写在横线上。(4分) 风雨如晦 记忆尤新 津津有味 走头无路
红紫芳菲 心旷神贻 油然而生 谈笑风声
3.按春夏秋冬的时序排列下列诗句。(只排序号) 。(3分)
①“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城无处不飞花”
②“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③“绿树阴浓夏日长”“五月榴花照眼明”
④“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4、辨析词义填空。(4分)
(1)凝视 凝注
(2)沉醉 沉浸
5.联系语境,仿照画线句子的句式,续写一个句子。(4分)
我长大了,逐渐远离曾给我带来欢乐的卡通片和童话,畅游在
“大部头”的文学名
二、阅读·感悟(30分)
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国文老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水,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端。不用说,这首词
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烂熟。我就是从那时开始爱读辛弃疾词的。也是在初中读书时,来了一位代课的国文老师,是年轻的新派人。他喜欢教白话文。有一次,教到田汉《南归》中的诗:“模糊的村庄已在面前/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依稀是十年前的园柳/屋顶上寂寞地飘着炊烟。”教师朗读着,进入了角色,那探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这几句诗镌刻在我心上,几十年过去,至今还能信口背出。此后,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
8、作者所写的两位国文老师在讲课上有何异同? (10分)
相同之处:
不同之处:
9、文中加点的“这种感情”所指的内容是什么?(2分)
10、如何理解“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5分)
11、用“||”给选文划分层次。(3分)
12、“观察”是写作的必要条件,于漪老师就很善于观察,她写两位老师,一位抓住了“左右摇晃的身子”,一位抓住了“注满情思的眼睛”。你的老师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呢?请用一句话刻画。(5分)
往事依依练习题
初一
记叙文
1071字
153人浏览
lms96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