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曾仪萍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在阅读中积累文中优秀语句
2. 能力方法目标:理清作品的写景思路,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3. 情感态度目标:通过阅读教学,学生能体会作者对济南,对祖国河山真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理清作品的写景思路,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创设学以致用的情境,让学生在和谐美好的情境中反复练习。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北国的寒冬多是朔风怒号、冰封雪飘,江南的冬天温柔可人,那么地处中原的济南呢?它有一番怎么别致的性格呢?老舍在《济南的秋天》里曾这样说过:“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赐给西湖,秋和冬全赐给了济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济南的冬天》去感受那与众不同的冬天。
二、简介作者并解题
1、老舍(1899~1966) 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是语言大师,被誉为 “人民艺术家”。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
剧本《龙须沟》、《茶馆》等。
他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时尚,运用的群众口语,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他的作品以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而赢得了广大的读者。
2、《济南的冬天》大约是老舍1930年冬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文学院教授时写的。课文是一系列直接描写济南风景名胜的长篇散文《一点印象》中的第五节。本文虽是节选,但能独立成篇,是一篇精湛的散文。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听录音,感受课文
2.师生互动,评点第一段
a. 济南的冬天有什么特点? 第一段是通过什么方法来写出济南冬天的特点的?
明确:温情;对比
b .文中哪一个词写出了济南的冬天独具一格的风貌?
【补充:统观全文可以看出“温晴”“宝地”两词是贯穿全文的主线,“温晴”偏重特点,“宝地”偏重感觉】
3.课文顺着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这一主线,具体从哪两个方面来描述冬天的? 明确:山和水
4.作者描写“山景”和“水色”分别有哪些段落?
明确:山景(2—4段) 水色(5段)
5.课文分别描写了哪些情况下的山景?
明确:阳光普照下的小山 薄雪覆盖下的小山 城外远山
6. 济南冬天的山是美的,那它的水又美在哪里呢?
明确:暖”“绿”“清”——向人们展现的是一幅“空灵水晶图”
四、精彩语段研习,鉴赏景物描述方法
1.齐读第三段,就如下内容品析研讨。请同学们自由选择进行答题:
①.全段的中心句是:( ) 最妙是下点雪呀。
②.全段写“小雪”之美妙,主要通过其他的景物进行烘托,这些景物是:( ) 矮松、山尖、草色、阳光
③.文中的动词用得好。如:( )
明确:树尖用“顶”,山尖用“镶”,山坡用“穿”,山腰用“露”,几个字各得其所 ④.文中的色彩词用得好。如:( ) 青黑、白、蓝、银、暗黄、微黄、粉色
⑤.全段写出了薄雪覆盖下的小山有什么特点?秀气
⑥. 文中是通过什么方法化静为动的呢? 主要技巧是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
【补充:文中三个“好像”,并不都是表示比喻】
⑦. 这段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从高到低
2.朗读指导:这一段不仅要读好描写部分,而且要读好首尾两句,其中:“最、呀、就、吧、太”是充分凝聚了作者情感的。
3.这里老舍先生又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画——雪霁初晴图。下面我们再次朗诵体味这一段。
4.济南城山美水也美,它素有泉城的美称。所谓“家家泉水,户户垂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就是对济南的写照。这里老师把其它写山景和水色的段落就留给同学们用类似的方法去分析研讨。
五、课堂小结: 法国雕刻家罗丹曾这样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我们生活在春、夏、秋、冬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方,展现出不同的美姿。只要同学们热心的观察生活,抓住景物的特征,选准角度,在描绘时用一些修辞方法,并将自己的感情融会其中,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写出美妙的文字来。
六、布置作业: 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祖国的宽阔辽远,形成了不同地区人们眼里不同的冬天,我们的家乡的冬天有什么特点昵? 请以“家乡的冬天”为题目写一篇小作文,文体不限。
附:板书设计:
济南的冬天
老舍
济南的冬天:温情 阳光普照下的小山
济南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小山
城外远山
温
济南的水:绿
清
教后反思:
济南的冬天
初二
记叙文
1791字
49人浏览
左手牵你年华
完
济南的冬天32篇同标题作文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