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有趣的发现
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读绿线里的9个生字,学会田字格中的9个生字。
2. 学生在自主阅读课文的过程中自主生成问题,自主解决问题,在阅读探究的过程中领悟达尔文是个爱观察,爱探究的人。
3. 在自主探究课文怎么写有趣的发现的过程中领会课文的语言表达方式,重点学习用“要么„„要么„„”句式进行语言表达;学习如何用因果关系句式说明原因。
课时安排:两课时
自主探究方案:
1. 读一读课题,想一想围绕课题能产生哪些疑问?再猜一猜课文可能写了什么? 2读一读课文:带着你的疑问和猜想读课文,看看课文内容与你的猜想有什么区别?
3. 读一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读题时产生的疑问。
4. 读读想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在一个小岛上考察时发现 ,后来,他通过反复观察比较发现 。我发现达尔文真是个 。
5. 结合笔顺示例用自己的方法学会田字格里的生字。
6. 自我检测:
看拼音,写汉字。
(1)看拼音,写汉字。
b ǎi d á ji ào c ún r óng y ì y ān jiū
一( ) ( )尔文 比( ) 生( )( ) ( )
(2)我特别喜欢文中的这句话的表达方式写上一句呢 。
7. 课外搜索:
你还了解哪些科学家的故事?选择一则读一读。
第一课时(总 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 学生“展示自学”——教师“了解学情
展示学习:
1.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2. 认读生字新词。
一百 达尔文 反复 比较 生存 容易 研究
开火车读词。
3. 看拼音,写汉字。
b ǎi d á ji ào c ún r óng y ì y ān jiū
一( ) ( )尔文 比( ) 生( )( ) ( )
4. 重点指导书写:
达:注意笔顺规则先里面后外面;第三笔是点;
较:第三笔是竖,要写得左窄右宽;
存:第三笔竖不能丢;
易:上小下大,最后两撇要与横折勾的横连接,后面一撇比前面一撇长;
究:最后一笔是横折弯勾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我领大家读一读”
5. 通读课文。
二、学生“交流问题”——教师“定向目标”
(一)提出问题:
1. 通过预习,你们认为这篇课文应该学习哪些内容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写什么。
2. 我们逐句朗读课文。
3. 学生交流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概括总结:课文写了生物学家达尔文通过对海洋中一个小岛上昆虫的观察,感悟到只有适应自然环境的生物才能得以生存的道理。
4. 对于这篇课文,通过预习,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针对学生的提问,相机引导---怎么写。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同时形成共性需要解决的问题。(想一想,课文怎么写出达尔文在岛上发现、观察和研究的过程的?)
(二)探究问题:
1. 本课记叙了达尔文在海洋中一个小岛上发现、观察和研究昆虫的故事,课文的结构是怎样安排的呢?
相机给课文划分段落。
2. 学生讨论,教师. 梳理课文脉络:
第一自然段:介绍达尔文(板书:达尔文)
第二自然段:达尔文发现奇怪的现象(板书:发现 要么 要么)
第三自然段:达尔文在观察比较中发现奇怪现象的原因。(板书:因为 就;因为 也 ; 便) 第四自然段:发现的作用。(作用)
3. 自由朗读课文,看看课文怎么写出达尔文在岛上发现、观察和研究的过程的?
三、学生“学习释疑”——教师“点难拨疑”
同学们刚才在读书的过程中已经解决了很多疑问,搞懂了课文写什么,那么课文是怎么写有趣的发现的呢?这个问题还需要我们进一步读书探究。现在我们就带着“课文是怎么写有趣的发现的呢?”走进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一百多年前,英国有位著名的科学家叫达尔文。
1. 指名读,思考:课文是怎么介绍达尔文的?(告诉我们达尔文是什么时候的人,哪个国家的,
7有趣的发现
三年级
记叙文
4338字
586人浏览
珏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