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武夷山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会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积累优美词句。
学习流程:
第一步 学生预习
一、初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识字。
二、学生自学生字词。
1、【我会认】武 省 峰 溪 随 势 峻 柱 笋 朴 缓 徐
2、【我会写】部 最 通 沙 景 爬 诗
3、你是怎样识字的?请选择你的识字方法。
A 看课后生字表 B 查字典 C 问别人 D 利用熟字换偏旁
E 联系上下文猜测 F 根据形声字的特点猜
4、大声朗读课文三遍,将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第二步 学生合作
1、同桌合作读课后生字(带拼音的):一人指一人读。
2、同桌合作听写生字,并对照课本互相批改,纠错,补错。
3、小组内合作接读课文,齐读课文。
4、小组讨论:
⑴ 课文主要从哪些方面描写武夷山的景色?
⑵ 武夷山的山有什么特点?武夷山的水有什么特点?(温馨提示:抓住文中关键词) ⑶ 说一说:为什么到武夷山游览会有“入诗入画”的感觉?
第三步 学生展示(逐题展示)
1、 指名认读课后生字(去掉拼音的)。
2、 指名认读由生字生成的词语。
3、 课文主要从( )和( )两方面描写武夷山的景色。
4、 武夷山的山的特点是( )( )。
5、 武夷山的水的特点是( )( )( )。
6、 指名说说课后题。
第四步 课堂检测
一、 看拼音,写词语。
su í sh í zu ì h ǎo p á sh ān r ú sh ī r ú hu à
( ) ( ) ( ) ( )
二、 给加点的字选出正确读音。
山势(sh ì s ì) 造型(x íng x ín ) 竹笋(sh ǔn sǔn )
沙石(sh ā s ā) 景色(j ǐn j ǐng ) 山顶(d ǐn d ǐng )
三、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武夷山在( ),那里峰峰有溪水( ),溪水随山峰( )。
2、三十六峰造型奇特,有的像( ),有的像( ),有的像( ),有的像( ),最险的是( )。
南辕北辙》导学案
【内容简析】
《南辕北辙》寓言故事出自于《战国策·魏策四》,讲述了一个人要乘车到楚国去,由于选择了相反的方向又不听别人的劝告,只能离楚国越来越远了。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明白“南辕北辙”的寓意,能客观分析人物的主观原因,从而指导学生健康的生活。
2、结合课文学习“把式”、“盘缠”、“硬要”等生字词。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大意。
【学习重点】让学生通过学习,明白文章的大意,体会文章的寓意。
【学习难点】让学生客观分析评价人物,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学法指导】读中感、读中悟、以读促思。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教师引导。
【学习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许多有趣的寓言故事,你们还记得这些故事的名字吗?(让学生自由说)相信大家还记得这些故事给我们的启示,能否选你印象最深的的故事谈谈。(让学生自由发表)(表扬激励)是呀!这些寓言故事用鲜明活泼的语言让我们学到了不少做人、做事的深刻道理。今天,我们将再来学习一篇有趣的寓言故事,看看这个故事将教会我们什么?(板书:南辕北辙)
二、学习目标:
1、我会识记文中“把式”、“盘缠”、“硬要”等词语。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我明白了“南辕北辙”的寓意。
三、探究新知:
学习指导(一) 方法:自主学习
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3分钟后检测)
我会读:
美丽的武夷山导学案
三年级
记叙文
2115字
335人浏览
老艺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