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肚里能撑船
三国时期的蜀国,在诸葛亮去世后任用蒋琬主持朝政。他的属下有个叫杨戏的,性格孤僻,讷于言语。蒋琬与他说话,他也是只应不答。有人看不惯,在蒋琬面前嘀咕说:“杨戏这人对您如此怠慢,太不象话了!”蒋琬坦然一笑,说:“人嘛,都有各自的脾气秉性。让杨戏当面说赞扬我的话,那可不是他的本性;让他当着众人的面说我的不是,他会觉得我下不来台。所以,他只好不做声了。其实,这正是他为人的可贵之处。”后来,有人赞蒋琬“宰相肚里能撑船”。
负荆请罪
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有功而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得知后,尽量回避、容让,不与廉颇发生冲突。蔺相如的门客以为他畏惧廉颇,然而蔺相如说:“秦国不敢侵略我们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我对廉将军容忍、退让,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啊!”这话被廉颇听到,就有了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
仁义胡同
明朝年间,山东济阳人董笃行在京城做官。一天,他接到家信,说家里盖房为地基而与邻居发生争吵,希望他能借权望来出面解决此事。董笃行看后马上修书一封,道:“千里捎书只为墙,不禁使我笑断肠;你仁我义结近邻,让出两尺又何妨。”家人读后,觉得董笃行有道理,便主动在建房时让出几尺。而邻居见董家如此,也有所感悟,同样效法。结果两家共让出八尺宽的地方,房子盖成后,就有了一条胡同,世称“仁义胡同”。
粤教版八年级《思品》3.1《理解与宽容》教学设计
2010-11-18 18:49:24| 分类: 教学资料 | 标签:3.1《理解》教学设计(1) |字号大中小 订
阅
第三单元 相处有方 3.1《理解》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理解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学习如何做到理解他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和行为方式
教学重难点:怎样才能做到理解他人
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三课《相处有方》,首先看书上活动一,烦恼倾诉室,思考这两个问
题。(出示图片)
新课教学:
像这样的事情,在我们生活中经常会发生,会看到。比如同学之间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到底要不要告诉老师,自已应该怎么解决?或者像这样的家庭纠纷,比如有些同学平时比较喜欢打电脑游戏,但有一次老师让你去查资料,结果你一回家打开电脑你的妈妈就要在旁边说你了,你这时候觉得很委屈,究竟该怎么样和妈妈解释呢?就像这里的材料里显示的,妈妈可能生活在富裕的时代了,比较讲究营养,而奶奶则是从贫苦岁月里走过来的,要
节省,这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可是究竟应该怎么解决呢?(学生回答)
师:(根据学生回答,给出如下意见)(1)小苏最需要的是心胸豁达,理解对方; (2)站在对方的位置上,做一次“换位思考”;(3)坚信只要自己做得对,对方迟早会明白;(4)对他人的缺点、过失与错误不予追究;(5)对他人的误解做到泰然处之,通情达理;(6)不要强求他人理解自己,对他人要有耐心,力求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7)不能因为别人误解而怀恨在心,要在生活中以诚交心,学会忍让。家庭纠纷,则是学会互相交流与沟通。
(出示:理解与宽容)
过渡:咱们先来看一看,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这一课呢。在处理人际关系中,学会理解与宽容才能获得更多的友谊,否则就是一种自私自利的行为,是很不招人喜欢的。其次,现在的家庭里面,独生子女多了,很多孩子在家里是小皇帝小公主,什么事都要依着自已性子来,可是来到同学中间,来到社会上的话,就不会有人专门宠着你了,必须要学会理解与宽容,
才有可能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出示图片)人与人之间的不同见解存在,方使得我们这个世界有朝气,许多新生事物的诞生,正是由于在不同之中产生不同的结果。正因为个人与他人的不同见解存在,也才会使得自己去从另一个角度思考问题。也许自己固有的见解原本就是错的,借助他人的见解可
能使获得新的进步。
人与人交往中的不同见解会使人与人之间言行举止有异,这些是很正常的事情。我们理解了他人,就不会因他人与己见不同而生出隔阂,产生矛盾。理解了他人,不仅避免了不必要的冲突和矛盾,更是一种心灵上的自我释放、自我解脱。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必须从
理解开始。(出示活动二:哪些是理解与宽容的表现,为什么)(学生回答)
根据材料分析:(1)这两个人到底谁比较聪明一点呢?很明显,小天等对方发言完毕后才发表自已的意见,一方面体现他的大度,另一方,他也可以在对方陈述的观点上先作一番评价再来讲述(2)第二个很明显不是理解,明争暗斗的话最终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3)遇到这样的事情,最好的解决办法是,说通小张一起去看望老师(4)大家平时有没有这样的情况呢?不管怎么样,不要觉得妈妈的唠叨是一种累赘,学会站在妈妈的角度来思考一
下,她的出发点总是为你好
过渡:什么是理解他人?怎么样才能真正做到理解他人呢?
(学生回答)就是超越狭隘的个人经验和个人好恶,以开放的胸怀去体察他人的处境、感受和想法,从而消除误解与隔阂,造就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尊重是理解的前提。(出示图片)每个人都有自我价值保护的倾向,对于威胁自己自我价值的人,人们有强烈的排斥情绪。卡耐基提醒我们,应该避免指责对方,当发现别人明显的错误时,应用支持别人的方式证明自己的观点。用卡耐基的话说,就是“要比别人聪明,却不要告诉别人你比他聪明”否则,
会使别人很反感你。
善意使理解成为可能
除了尊重别人,还要做到与人为善。理解他人有一个最简单、也是最成功的方法,那就是“将心比心”,“由此观彼”。站在他人的角度看一看世界,看一看问题。从于获得对他人的
理解,对整个社会的理解。理解, 它也是相互的。要想得到别人的理解。首先自己必须学会理解别人。当你埋怨得不到理解时,你是否想过自己有没有做到理解他人,宽容他人。比如当你和一个同学发生冲突时,你可能满脑子对他的不满,满脑子都是你的道理,可是,如果
你站在他的角度想一想,如果我是他,他会怎样想?
如果你不理解你的老师为什么会这样做?那么,请你站在老师的角度想一下,他为什么
这样做?他的情绪是什么?他的思路是什么?
如果你对家长不满、不理解,那么你可以想一想,他的角度到底是什么呢?我爸爸为什么要这样说话,要这样对待我?我妈妈为什么要这样说话,要这样对待我?站在他们的角度
想一下,你就会特别明白。
明白之后,你就获得一点调试彼此关系的智慧
(活动:你的心情我能理解)(学生回答)
(小牛的故事)谈谈你从故事中明白哪些道理?为什么父子俩都拉不回那头牛,而妈妈
却能轻易地拉回来呢?(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爸爸和儿子只是站在自已的角度来考虑,觉得太阳下山了小牛就该回家了,可是小牛却没有这个概念的,而妈妈是站在小牛的角度上来考虑的,可能小牛想妈妈了,肚子也饿了,所以妈妈的方法才能将小牛拉回来。人与动物的关系也是一样,学会站在别人的
角度来思考。
达到理解需要积极的沟通:学会主动的接近、坦诚的交流、细心的领会
(出示:我思我行)题目,(学生回答)
结语:我的感悟(既然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被人理解,何不先去理解他人,以尊重和善意积极地去与人交往,在这个过程中也就会得到自己所渴望和追求的东西,获得交往的快乐!)
教学反思:
整体教学设计一般,有点枯燥。思品课的教学需要材料,本节课材料虽多,但是都不是很典型,而且光靠教师讲授似乎效果不是很好,但是在课堂上参与的东西又是很有限的,怎么样去解决这两者之间的矛盾还真的值得反省一下,比如一开始要跟学生说清楚,为什么要跟他们讲学会理解,感觉一段文字的堆砌效果就不好,但是材料有限,应该学会去寻找一
个突破口。
3.1《宽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培养宽容精神,学会避免和化解误解与纠纷的技巧,营造和谐人际关
系
宰相肚里能撑船
素材
5143字
4842人浏览
11都很方便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