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1 《窃读记》导学案
侣俸中学 陶鸿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梳理叙事类文章的脉络;
2.了解散文阅读的基本方法,学习心理描写的手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描写,体会作者窃读时的心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珍爱读书、奋发向上的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记叙与描写的语句,体会文中“我”的心情
教学难点:通过描写,体会作者窃读时的心情。
教学课时:1课时 (总第40课时) 教学步骤:
一、自主预习、完成自测
预习步骤
(一)默读课题,揣摩本课内容;
(二)阅读提示及题注① ,了解作者、作品;
(三)默读课文,画出并查阅文中不会读的字词或不理解的词;
(四)听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五)再读课文,完成预习检查题。
预习测评
1、填空。 《窃读记》选自《英子的心》。作者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台湾苗栗人,作家。代表作为短篇小说集《城南旧事》。
2、注音:
汗涔(c ãn )涔 蹭(câng) 过 尴尬(gān’gà) 难(nán) 堪 威风凛(lǐn) 凛 众目睽(ku í)睽 煞(shà) 有介事 枉(wǎng) 然 贪婪(lán ) 废寝(qǐn) 忘食 饥肠辘(lù) 辘 弹簧
(huáng) 撅(juē)着 惯伎(jì) 贪懒(lǎn) 踉(li àng )踉跄(qi àng )跄 诅咒 (zǔ zhîu )
3、释词。
众目睽睽:大家的眼睛都注视着。睽睽,形容注视的样子。
煞有介事:好像真有这回事似的。煞,极、很。介,这。
饥肠辘辘:形容非常饥饿。辘辘,形容肚子饿时发出的声音。
踉踉跄跄:走路不稳的样子。踉跄:走路不稳。
威风凛凛:形容声势或气派使人敬畏。威风:威严的气概;凛凛:严肃,可敬畏的样子。 全神贯注: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贯注:集中。
废寝忘食: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废:停止。
4、划分段落,归纳层意
第一部分(1—8)叙述“窃读”遭遇的尴尬与侮辱。
第一部分(9—15)插叙“窃读”的快乐与惧怕。
第一部分(16—29)叙写 “窃读”受到的关爱和感悟。
5、合作完成质疑题。
2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我”因无钱买书而偷偷躲在书店看书的事
(2)题目中“窃”和“记”是什么意思?
“窃”:偷偷地。
“记”:本文以“记叙”为主,属于叙事散文文中的“我”即作者本人。
追问:为何要“偷偷地”读书?
物质上贫穷匮乏,精神上渴望读书。粮食哺育的是人的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一个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健康成长的人。
二、创设情境、文字导入
一本好书,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美好的情感。阅读一本好书,就是跨越时间和空间,同睿智而高尚的人对话,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啊!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都喜欢阅读,并善于从书中汲取营养,从而走上了成功之路。让我们养成爱好阅读的习惯,一生都与好书相伴吧!
作者简介
林海音(1918—2001),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苗栗县。
代表作有散文集《两地》《芸窗夜读》;短篇小说集《城南旧事》《烛心》;长篇小说《春风》《晓云》;广播剧集《薇薇的周记》等。
《城南旧事》包括五个短篇小说,即:《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爸爸的花儿落了》。《城南旧事》描写旧北京社会风貌,通过 20世纪20年代末,北京四合院里一家普通人的生活,反映了当时北京的整个历史面貌,有极强的社会意义。
林海音小说里的人物大都是市民阶层的群相,而中心人物则是各种各样的妇女。她致力于刻画中国妇女的勤劳、贤达、温柔、善良的美德,更擅于表现她们心灵的桎梏和命运的悲剧。
有人评论林海音:“是台湾文学的播种者、培植者、也是一道阳光。”
检查预习
三、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一)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1、找出插叙部分,说说插叙的作用。
2、分析概括出“我”是怎样的一个人。
3、文章中有很多精彩语句,请圈画出来,并说说看你喜欢它们的理由。
(二)班内展示、交流
四、师生互动,讲解质疑
1、找出插叙部分,说说插叙的作用。
第9—15段,插叙“窃读”的快乐与惧怕。补充“窃读”的起因及经验。
记叙顺序知识链接: 记叙顺序有顺叙、倒叙和插叙等。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
插叙的作用是对主要情节起补充和衬托作用,可以帮助展开情节和刻画人物,深化了主题。
2、分析人物形象
11 《窃读记》教案设计
六年级
读后感
4625字
440人浏览
聚帮客天津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