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下册《快乐的节日》说课稿 各位老师同学,你们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四课《快乐的节日》的第二课时。这首诗歌是同名歌曲的歌词。对于一篇课文的教学设计,我涉及到了教材内容的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学法的指导。
一、说教材
首先我先说说我对这篇课文的认识:这首诗歌它的语言活泼,清新自然,又很好的切合了儿童乐观向上的风貌。诗歌中以“风儿”,“花儿”,“白杨”等形象,生动的比喻,拟人的手法,描绘了儿童节快乐的场景,抒发了孩子愉快的心情。通过这首诗歌的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享受快乐的情感。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以及新课标的要求,我想通过自己的教学,学生自己的学习,本课时达到以下目标:
1巩固“吹”,“祝”等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诵,想象体会诗歌的快乐意境,感觉到幸福的生活。 4体会诗歌的语言美,通过积累和说话练习培养学生的语感、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其中,通过新课标的要求,以及二年级孩子的学习接受能力,我认为巩固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为本
课重点。通过朗诵,想象体会诗歌的快乐意境,感觉到幸福的生活。体会诗歌的语言美为本课难点。
二 、说教法
其次,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针对诗歌朗朗上口,易记易唱,生动活泼的特点,以及对于二年级孩子而言,诗歌的语言跳跃性较强,很难在孩子头脑中形成具体表象的特点,我希望通过引导学生朗诵,背诵,问答,对话,讨论交流以及多媒体课件,来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引导学生诵读,感受儿童节快乐的场景。
三、说学法
为了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求,我会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在合作中实现自我价值,这也正是新课改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体现。
四、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情趣,导入新课
1播放与课本中此篇课文的插图。
2播放《快乐的节日》,之后讲述:在《快乐的节日》欢快的优美的歌声中,一群活泼可爱的少年队员蹦蹦跳跳地来到花园里,草地上,他们尽情地歌唱、欢跳,小鸟在他们前面带路,小溪从他们前面流过,他们兴高采烈,朝气蓬勃。
3老师提问:他们为什么那么快乐呢,他们在过什么节日呢,想知道吗? 咱们一起去瞧瞧吧。(板书课题:快乐的节日)
4齐读课题,探讨什么是快乐的节日。我将向孩子们提问:你们
都过过什么节日,这些节日你是怎么过的,开心吗?
创制意图:通过播放音乐,设置具体情景,通过对话,帮助孩子
们身临其境,收获真实的体验,从而提高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阅读课文,走进诗歌,体会感情
1分小组进行比赛朗读,以奖小红旗作为优秀组的奖励。
2数诗歌节数,标出小节数,分小姐欣赏。
3第一节:a 男生齐读第一节。
b 提问:少先队走进花园草地的心情,由回答问题的
同学带着高兴的心情朗读。
C 标出生字“吹”,组词。引出“口”字旁字有哪些,
“口”字旁的字与什么有关。
4第二节:a 女生齐读第二节
b 互夸同桌〈相互表扬,相互监督,提高学习效率〉
c 圈出生字
5齐读三字节。圈出三四小节的生字,分男女同学小老师带读
ppt 上的生字
6分小组学习讨论:
a “红领巾”为什么快乐,他们看到的什么,听到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
b 通过诵读,指出表达“红领巾”快乐心情的句子
C 小组选出代表进行诵读“快乐”的句子的比赛, 以小红花作为奖励(要求读得好,带同学读一读,读得不好,请同学
评一评)
【创设意图】:通过分小组,分男女比赛这一环节,提高学生学习积
极性;通过不同形式反复品读,体会语言内在情感;男女比赛带读生
字,一方面通过提高自学能力,一方面检测学生自学生字的成果。
〈三〉情感升华
师:这个节日你们过得快乐吗?在同一片蓝天下,并不是所有的孩子 都能想你们一样都沐浴在欢乐中。你们看(播放伊拉克儿童雅安地震
儿童遭受苦难的生活课件和中国儿童欢庆六一的场面对比)
老师提问:看到这些场景,你想说什么?
【设置意图】:学生通过对比,从而升华情感,帮助学生更深地理解
我们生活的快乐,从而更珍惜这快乐的节日。
结束语:战争地震带来了多么深重的灾难,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
家,我们是幸福幸运的,孩子们应该记住这快乐的时光,珍惜我们幸
福的生活。
板书: 快乐的节日
小鸟→带路
风儿→吹着
花儿→点头
小溪→欢歌
小朋友→唱歌
作业:1书写“吹”,“地”等字,并组词。2有感情地向父母朗诵课
快乐的节日
一年级
记叙文
1828字
124人浏览
shuijing7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