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3年澄迈中学初二年级第一次月考测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总分110分
姓名 班级 座位号 总分 一、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26分)
1. 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2分)
A. 泄气(xi è) 竹篙(g üo ) 拂晓(f ú) 晨曦(x ī)
B. 仄歪(z è) 腋窝(y è) 箱箧(qi è) 憧憬 (ch ōng jǐng )
C. 阻遏(è) 荒谬(mi ù) 绥靖(suí jìng) 疟子(n ûè)
D. 琉璃(li ú lí) 寒噤(j ìn ) 杀戮(l ù) 瓦砾 (l ì)
2. 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书写有误的字,请改正过来:(4分)
A. 馈退 尖利 地窖 眼花瞭乱( )
B. 消耗 张皇失措 撇见 应邀( )
C. 吆喝 匍伏 缀满 精疲力竭( )
D. 当然无存 蜿蜒 赃物 血腥( )
3、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是: ( ) (2分)
①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②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
③圆明园是世世代代的结晶,为谁而建?为了各国人民。
④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要更彻底,更漂亮,以
至于荡然无存。
A. 比喻 比喻 反问 夸张 B.拟人 比喻 设问 反语
C. 比喻 拟人 设问 夸张 D.拟人 比喻 反问 反语
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毛泽东的《新闻两则》所报道的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战役。
B 、新闻的结构有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主体部分扼要地揭示了新闻的核心内容。
C 、孙犁的《芦花荡》,叙述了一场“英雄的行为”,故事颇有点传奇色彩,刻画了一个智勇双全,痛打鬼子讨还血债的老人形象,显示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性格。散文化的结构,诗化的语言,是这篇小说的主要特色。
D 、西蒙诺夫的《蜡烛》赞美了各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年代用血肉凝结起来的情谊,悼念红军烈士英灵的烛光在坟堆上闪烁,富有诗意。
2 5、根据意思写出成语:(4分)
①、精巧美妙到了极点,其他的无法与之相比。 ( )
②、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 ( )
③、(姓名、事件、精神等)永远流传,不可磨灭 。 ( )
④、不能够用言语形容 。 ( )
6、古诗词名句填写(10分)
①、晴川历历汉阳树,
②、谁道人生无再少?
③、僵卧孤村不自哀,
④、树树皆秋色,
⑤、《长歌行》中,告诫人们要珍惜光阴,发奋努力的诗句是:
,
⑥、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写出洞庭湖宏伟景象的诗句是: ,
⑦、刘禹锡在《秋词》中,写出人们对秋天不同看法的诗句是:
,
7、口语交际训练:(2分)
打电话正成为人们交往的重要方式。当你给朋友家里拨通电话后,听到的是
一个陌生的声音,这时,你该怎样说才算最合适?( )
A 、喂!你是谁?我找张小红。 B、喂!我要找张小红。
C 、您好!请找张小红接电话。 D、您好!我是林坚,请找张小红接电话。
二、阅读与理解:(34分)
(一)、课内阅读 : 《阿长与山海经》 (12分)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
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
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
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第一次月考
初一
记叙文
4584字
347人浏览
大田小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