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并列式”结构模式
一.并列式结构模式:
引论(提出中心论点、分论点)
论证分论点1+论据(事例)+分析论证 本论 论证分论点2+论据(事例)+分析论证 论证分论点3+ 论据(事例)+分析论证
结论(照应全文)
[结构纲示例]《语言是沟通的钥匙》
▲开头部分:起兴,提出总论点
▲第二部分:并列结构
分论点一: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亲情的沟通。 分论点二: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友情的沟通。 分论点三: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爱情的沟通。
▲结尾部分:深化话题 重申观点
[例文]语言是沟通的钥匙
①假如沟通是一扇门,那么语言就是这扇门的钥匙。(总论点)
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方是漆黑的深夜,那么语言的钥匙便引领着你走向皓月当空,繁星满天;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方是一望无际的沙漠,那么语言的钥匙便引领着你走向鸟语花香的绿洲;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方是浩瀚无边的大海,那么语言的钥匙便引领着你走向如宗悫般“乘长风破万里浪”,如毛主席般“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语言在沟通中是多么地重要!它是一把闪光的钥匙,使沟通直接到达人的心坎上。(起兴,亮出观点,阐明语言对沟通的作用,清晰地让阅卷者看到文章的中心意思)
② 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亲情的沟通。(分论点一)诚然,父母们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然而,当子女跌倒时,是痛斥“没用的东西,怎么搞的”,还是送以一句“这次是有点失策,下回努力”,即会收到截然相反的效果。当子女摘吃了早恋的禁果时,父母们是郑重声明:“那不行,绝对不行”,还是先说一句“你的心情爸妈能理解”再述之以理,效果更不用提起。尽管沟通的心都如月光般皎洁,但语言的表达却让沟通的效果不一样。可见,亲情的沟通,要用好语言的钥匙。(呼应标题)
③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友情的沟通。(分论点二)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与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都用优美的语言送走了友人,达到了友情的沟通。李白《蜀道难》一文中劝说友人归来的语言精辟,达到了友情的沟通。从李白的“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可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友人便从言语中感受到友人的关怀,沟通也便到了心坎。沟通并不像白居易说的“此时无声胜有声”,它需要语言为它传达彼此的关切。友情的沟通,需要语言的钥匙。(再次呼应标题)
④ 恰如其分的表达,利于爱情的沟通。(分论点三)文学著作中简·爱与男主人公罗伯特早期的认识,便因为罗伯特孤傲的语言表达而困难重重。幸好,简·爱直接而爱憎分明的语言打破了两人间的障碍,两颗相爱的心才得以沟通。刘兰芝被遣回家时对焦仲卿所说的“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焦仲卿“誓天不相负”的
回答当中,爱情得到了沟通。爱情有时不能像柳永说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而需要沟通。爱情的沟通,需要语言的钥匙。(最后再呼应标题)
⑤再看,触龙说赵太后、魏征谏太宗,无不以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见称。君臣间的沟通,同样需要语言的钥匙。
一言以蔽之,请好好运用语言的钥匙,让沟通直接到达心坎上。(重申论题,照应起首)
[点评]这篇文章属于并列式结构的范文。以“恰如其分的表达,利于XX 的沟通。”作为反复重现的句子格式,从三方面展开论述。这是典型的“三大三小”式的结构形式。所谓“三大”即全文由三大部分组成;“三小”指的第二部分由三个并列的段落组成。这样的行文格式,便于阅卷者迅速把握作者的思路
二.一般可套用模式:
模式一
……是……的前提
……是……的基础
……是……的关键
……是……的根本
……是……的保证
如《战胜脆弱》
模式二:
……是……的奠基石
……是……的催化剂
……是……的航海灯
……是……的源泉
模式三:
……就……
……就……
……就……
如:《爱自己》
1、爱自己,就应该使自己时刻保持一种好心情
2、爱自己,就应该使自己的心永远年轻
3、爱自己,就应该不要让自己的生活留下遗憾
三.常见错误点拨
1、开头提出的总论点跟各个分论点没有关系。 如:《生命的价值》
总论点:我们要创造出更有意义、价值的生命。 论点一:生命,认识世界的基础
论点二:生命,人类进步的关键
论点三:生命,迈向成功的前提
总结归纳全文
2.分论点分类标准不一致。
论点一:拼搏创造奇迹。
论点二:拼搏铸就成功。
论点三:拼搏源于崇高的信念。
点评;前两个分论点是从拼搏的作用角度来谈的,第三个是从拼搏的来源方面来谈的,分类标准错乱。
3.分论点句式差别太大,影响了文章结构的美观。
高考作文
五年级
记叙文
3690字
185人浏览
_Junz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