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小溪流的歌
教学目的
1. 分角色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讨论小溪流的成长过程,正确理解课文的主题。
3. 巩固对童话一般特点的认识,了解本文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朗读课文,认识小溪流的成长过程,理解课文的主题。 难点:1. 绘声绘色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 多角度、有创意地探究课文的主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课前预习
1. 学生利用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熟悉课文内容。
2. 学生查资料,了解作者情况。
二.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见过会唱歌的小溪流吗?你们听过小溪流唱的歌吗?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严文井所写的《小溪流的歌》,去认真感受一下这首永唱不衰的歌吧。
三. 检查预习情况
1. 作家简介
严文井: 作家, 家。原名 , 人。他的
作品以童话和寓言的影响较大。他的童话寓言创作,故事生动,构思巧妙,具有很浓的哲理和诗意,因此,被誉为是 ,作品集有 。
2. 给加点字注音
牢骚.( )沉淀.( )阻.碍( )恐吓.
( ) 低沉.( )怨.悔( )富足.( )积蓄.
( ) 3. 解释下列词语
(1)五颜六色:
(2)兴致勃勃:
(3)无穷无尽:
4. 把一些好词语写入你们的词语记录本。
四. 研习课文
(一). 分角色朗读课文,感知形象
1. 全班分成四组,分别朗读小溪流、小河、大江、大海四个部分。
2. 每组推选一名学生在台上表演小溪流(小河、大江、大海),一名学生在台前表演劝阻者,一名学生在台下朗读叙述性文字。
3. 分组探究,培养学生想象力。
4. 分组讨论刚才分角色朗读的优缺点,提出改进的意见。
5. 师重点点评朗读小溪流、小河、大江、大海所说的话的语气要求。
附:朗读时的语气要求(仅供参考)
(1). 小溪流是快乐的、活泼的、同时又比较幼小,所以应读得快乐、活泼,声音清脆纯净,像一个可爱的儿童。
(2). 小河比较壮大了,他精神旺盛,精力饱满,所以应读得洪亮、朝气蓬勃,像个青少年。
(3). 大江比小河更壮大了,他积蓄着巨大的精力,同时也变得有些深沉,所以应读得洪亮,又略带些深沉的声音,像个成熟的青年。
(4). 海洋无边无际,欢乐地动荡着,他博大、复杂而又单纯柔和,所以应读得洪亮、饱满,而又稳重、安详,像个稳健成熟的中年人。
(二)再现形象
1. 师对小溪流、小河、大江和大海所说的话作示范朗读。
2. 学生再次扮演文中的各角色并朗读他们所说的话
(三)探究课文主题
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1)本文赞扬了小溪流的什么精神?
(坚持到底或坚持前进,永不停步或反对掉队。)
(2)课文为什么以“小溪流的歌”为题?小溪流经过哪几个成 长阶段?每个阶段力量是否有变化?
(暗示“成长”或“发展”的主题。)
(3)本文揭示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吗?这是一个怎样的关系? (本文揭示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即个人只有汇入到集体,才能积聚起巨大的力量,发挥巨大的作用。)
5. 师小结讨论的情况,引导学生归纳本文的主题。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绘声绘色地朗读了课文,积极主动地探究了课文的主题。大家的表现很好,老师会把你们的表现记入你们的成长记录袋。
六、布置作业
18、小溪流的歌
(说明:表中的楷体字部分由学生讨论、探究。)
第二课时
一、课前检查
说说童话的一般特点。 1. 一名学生回答。
2. 其余学生讨论、补充,然后师点评。
二、导入
上节课,我们分角色朗读了课文,探究了课文的主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了解本文的写作特点。
《小溪流的歌》教案
初二
散文
2421字
4531人浏览
白白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