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金湖中学2015届高三语文备课组 主编:胡志清 主审:梁万年 王月香 2014.9.19
1
第1期
作文题目:又是桂花飘香时 作文要求:记叙文、散文 一、作文指导
⑴审题:
①首先抓住题目中关键词“桂花飘香”,它既可以作为描写的对象、抒情的载体;也可以看做情境设置的主体,借以渲染气氛,营造意境;还可以作为文章的线索,串联起人和事。
②其次看题目中的限制语“又”, “又”说明不是第一次见到桂花飘香,限定了文章带有追忆怀想的性质。
③“是„„时”也起限制作用,无论是写人记事,还是咏物抒情,都应选择“桂花飘香”这一时间节点作为切入 口,不能选择其他时间。
⑵立意:
①将“又”虚化,泛指过去的岁月;以“飘香的桂花”为吟咏的对象,描写其低矮的树干、碎小的花朵的普通外表和浓郁芳香的内在气质,通过二者的对比,揭示其中蕴含的生活哲理,表达对桂花的赞美,写一篇带有哲理性的散文。
②将“又”虚化,以“桂花”为抒情的载体,写与桂花相关的诗词、传说、美食等,突出其在中国人心中特有的地位,抒发中国人对其的特殊的情感,写一篇带有文化气息的生活小品文。
③将“又”实指,指过去的某一个或多个“桂花飘香”的日子。以“飘香的桂花”作为设定的情景,展开回忆或联想,可以写人,赞美其如桂花般清香四溢的品格;或写其与自己的生活往事,表达自己对其的怀念、感激、仰慕等情感,写一篇以描写、抒情为主的记叙文。
④在实指的情景下,也可叙事,可写的内
容很多,不要受现实生活的约束,要写出自己的特别之处,真正做到“笼天地于形内,挫万
物于笔端”(陆机·《文赋》),生活中林林总总大大小小的事件,只要符合艺术的真实,均可入笔,放入“又是桂花飘香时”的框架内,借时间的沉淀,表达自己对事件的认知,抒写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写一篇叙议结合的散文。
在③和④中,不要把“桂花飘香”仅仅看作是设定的情景,开头或结尾描写一下就扔到一边,在中间写人或叙事时,最好也将“飘香的桂花”穿插其中,作为线索或发挥其他的作用。这样,扣题才会更加紧密,文章也会像题目一样充满芬芳。
此外,在用“桂花飘香”烘托渲染时,勿局限于美好的事物或感情,用以反衬,亦可收到不错的效果。 二、作文选评
又是桂花飘香时 高三⑿班 唐 慧
秋夜,莫名地失眠。窗户开着,略带凉气的秋风吹进来,带过阵阵桂花香。
来到父母的房间,父亲出差,母亲一人绻缩在偌大的床上,细微的酣声,如熟睡的婴儿。我情不自禁地蹑手蹑脚地爬到床上,从背后抱住她。窗外桂花不知疲倦地开着,房间内暗香浮动,思绪不禁随着香气涌上心头。
常听母亲说起从前,说起她们那时流行的细碎的刘海,耳边别起的小花、圆领的连衣裙、还有刷到白得发亮的青年鞋。每当这时,母亲眼中总闪烁着小小的光芒。如今,流年飞逝,她跟不上的步伐,也无法穿起最喜爱的花裙子。只有花开,一年又一年,吐露着母亲年轻时的芬芳。母亲爱花的热情也丝毫不减当年,最爱的还要数桂花。每年都能看见母亲从外面摘来桂花,小心翼翼地捧着,如同捧着青春时的梦。母亲如视珍宝地把桂花散放在窗台上、格柜间,家中时不时地飘着桂花甜而稳妥
江苏省金湖中学2015届高三语文备课组 主编:胡志清 主审:梁万年 王月香 2014.9.19
2
的香气,年复一年。
每年的秋天如期而至,桂花香也是,似与秋风有着相濡以沫的约定。我有时会与母亲一起去摘桂花。远远地,桂香就融在秋日微凉的风里,扑过面颊,在人们摆动的双臂间跳舞,一路尾随。停伫在桂树前,闭上双眼,接受这无形美妙的沐浴,心灵似乎在这一刻也被这香气渲染。摘下几朵,绽放在手上黄灿灿的小花,虽不是那么耀眼的金黄,却如同秋日的阳光,使人感受到柔和与平静。每次桂花摘回来后,母亲总带着一种孩子气的满足感,哪些放在家里的什么地方,哪些泡茶,哪些和在面里做成小饼,忙得不亦乐乎。
就这样,时光沉淀在浓浓的桂花香中,我慢慢长大,很少再陪母亲去感受桂树前的那份恬淡。而不变的,依然是每年弥漫着桂花香的家,依然是她无时无刻不带给我的内心深处的甜。她的爱就如同空气中的桂花香,引领我、启发我,无论我身处何时何地,都暖暖地萦绕在我的心头。酸甜苦辣的成长中,有母亲琐碎的唠叨,有她忙碌的身影,而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她对美好的追求,是最积极的心态和对生活的热爱。哪天的白开水里有甜甜的味道,哪天的风中有淡淡的香气,哪天耳边的话语温柔响起。而一天一天,一年一年,母亲和桂花香早已镌刻在我的心田。
母亲常说,现在的我身上有她当年的影子。而也正是她,让我看到自己的未来,是一片飘着桂香的明媚。
又是桂花飘香时,回首往昔,时光微凉,那包裹着桂香的母爱却永远弥漫在心田。
若有若无的秋风,带着淡淡的桂香。我靠在母亲身后,轻轻地拥着她,一如从前。
明天,去陪母亲摘些桂花回来吧。 点评:清新明亮细小,文章带给人的感受也一如桂花般恬淡美好,读罢,似有一股清香扑面而来,也许这就是文字的力量。开篇由秋夜之景写起,并在桂花香中触发回忆,作者
动情地诉说母亲的青春以及青春逝去后的母亲仍持有一颗积极的心,而爱花就是一见证,作者随即顺其自然地引入与母亲同采桂花时的场景,细节与景物描写穿插其间,丰富了内容和情感。而当生活不再温顺时,恰是母亲教会“我”的积极美好的心态,给了“我”莫大的力量并指引“我”一路前行。凭着如此心态,作者对自己的未来期待也是相信的,未来美好,现实也依旧。思绪回到秋夜,作者由衷萌发陪母亲采桂花的想法,而文章也在此处收尾,恰到好处。
而桂花一直作为线索贯穿全文。桂花美丽了母亲的青春,也美丽了“我”的生活,而作者想要传达的,也许正是这种如桂花般美丽积极的心态和生活吧。( 陈茂)
又是桂花飘香时,又见母爱浓深处,小小的桂花里,寄托着母亲浓列而深沉地爱意。母亲将自己对女儿的关怀,裹挟在一片片桂香中,一盏盏暖茶里,在给女儿以香甜温暖的同时,教给她人生的哲理——热爱生活。也许正是这样一位热爱生活的母亲,才养育出这样一位善于留心生活、发现生活的女儿,使她的文字也充满了温暖与爱。
文章行文清新自然,轻柔舒缓的语语让人想要静下心来慢慢品读而沉醉其中。此外,文章善用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使得情景完美交织。如“只有花开,一年又一年,吐露着母亲年轻时的芬芳”一句,将抽象的事物描写得具体可感,以此传达作者对母亲的绵绵情意。作者以花喻人,托物言志,在表达对母亲的爱与感激的同时,又表达了自己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如此我只想由衷地说:“明天若去桂花,可不可以带上我。”(邹心怡)
又是桂花飘香时 高三⑿班 黄 蓉
习习的秋风逐去暑热,丝丝缕缕的桂花香融入迷蒙的细雨,弥漫开来。
江苏省金湖中学2015届高三语文备课组 主编:胡志清 主审:梁万年 王月香 2014.9.19
3
如此淡雅的桂花香,总是在开学之际闻到。沉甸甸地缀了一树,每一个嫩黄的花瓣都那般小巧精致,显出蓬勃朝气,妹妹也已踏入高中了,她正像那桂花那般明媚活泼。
母亲拎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在桂花树下休息的场景犹浮现眼前,春去秋来,寒暑易节,如今我已是高三的一名学生了,正是那句“岁月是把杀猪刀”啊!
操场上传来有力的呐喊,大滴的汗水挥洒而下,我正在穿着军绿的服装,携着一身朝阳跑步,那时的我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全然不像如今只知蜷缩在教室不肯轻易动半步的“文青”。
傍晚,一天的训练终于结束了,拖着有些疲累的身体和伙伴们嬉闲着来到宿舍前,清风拂风,一阵清淡的桂香扫去整日的疲劳,竟也生出无尽惬意之感。
清晨当一缕阳光在地上洒出几点斑驳,喧闹的起床铃便掺杂着阿姨的一声声呼唤传入耳中,让我从睡梦中惊醒,披散着一头乱发坐起,满是茫然的眼睛空洞无神,快速的洗漱后我提起书包气喘吁吁地冲到操场,老师刚刚点完名,只好在心中暗暗埋怨后,拨腿就跑,不过这一切还没有结束,跑操之后更重要的事便是在食堂中抢到打饭队伍的前列,正因如此,他们一个个跑完后仍生龙活虎的跳着向目的地奔去,我没劲只能在人后踱步,感受不到饭香,也只能闻闻桂花香了,大有慢慢走欣赏风景之意。
那时的桂花含苞,香气清淡,清新美好,裹挟着我刚起飞的梦想。
踏入班级,有新的同学,新的老师,与一年前不同的,还有新的期待,慢慢融入这庞大的集体,友情与青春交织在一起,夹杂着酸甜苦辣,分散在这年岁不同的角落。
晚自习后,关上门窗,踏着几星几点的灯,走在林荫小道上,几片先落的树叶在地上被踏得“咔嚓”响,仰头望着时圆时缺的月亮,
看着不远的亮光,闻着若有若无的桂花,白日的一切阴霾一扫而光,而后满后血复活,斗志昂扬,脚步不自觉地加快了。
桂香浓郁,由鹅黄转为深黄,更有几点洒落,我仍在同一条路上走,那一种信念历久弥坚。
而今再次抱着大堆的书来到宿舍前,重闻这熟悉的桂香,倍觉亲切,别有一番滋味。
踏入这没有硝烟的战场,我早已褪去了那时的天真,不再留恋于那艳丽的花海,学会去干些有意义的事,为大学的目标而奔波。
夜已深了,手捧着书,略有困意,仍强打精神,抬头便是皎洁明月,桂香依旧,这样的秋夜我并不孤单。
桂花终于开盛了,是丰收的时候了,我慢慢地想着,然后抬头看向渺远的前方。
虽然不知下一个桂花飘香日我人在何方,但这路我走过,花我赏过,梦也追逐过,便也无憾了吧!
点评:文章以“桂花桂香时”作为开头,继而想起往昔桂香时的点点滴滴,紧扣一个“又”字。作者站在桂树前,芳香氤氲,呼起了那些细碎的过往,彼时的稚嫩,张扬的记忆与如今褪变成熟的情感交织,唤起了读者的共鸣,谁都有过青春,那些逐梦的岁月,那些平淡的温暖,那些鲜明的喜怒?甚至那些绽放的花朵,都是青春不朽的证明。作者在文中穿插的军训、打饭、回宿舍等,都是零星小事,语言也并不华丽,却格外能扣动人的心弦。虽然叙事的细节仍需打磨,语言也有要推敲之处,层次稍显凌乱,却不伤文章整体的风采。从平凡之事中传递不平凡的感动,从细小之处汲取不细小的力量。这正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作者从桂花香气中提取往昔记忆,重振今日信心,字里行间,时空交错,给人悠长回味。
就像作者所言:“这路我走过,花我赏过,梦也追逐过,便也无憾了。”
自是年少,当不负韶华。 (张丹妍)
江苏省金湖中学2015届高三语文备课组 主编:胡志清 主审:梁万年 王月香 2014.9.19
作文选评1
初一
记叙文
11261字
129人浏览
lysia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