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说安
古来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见,古时之人就把修身放在了第一位。我也认为:安家、安国、安邦,必先安心。 志者,必先安心。有志之士,必先有心。确定心之所向,志向也将势如破竹地冲破一切阻碍,成就一番事业。诸葛孔明忠义乾坤世人皆知,一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便把“伏龙”这个名字照得亮堂堂的,孔明将心安在了汉室统一上,最后虽然出师未捷身先死,可后人永远将佳话围绕在了他身边。元帅岳飞将心安在大宋,一首《满江红》,歌出了“精忠报国”的英雄气概,志者,安心,心如磐石。 治者,必先安心。冰心诗中写道:“心若冰清,天塌不惊”。治国之人,必先做到天塌不惊。心安得稳,国安得就稳。勾践卧薪尝胆终报国耻的故事再次证明了治者安开篇从“修身”切入,引出本文中心:“安家、安国、安
邦,必先安心。”
提出第1个分论点:志者,必先安心。举孔明、岳飞例来论证。 此为“安心”之一境。
提出第2个分论点:治者,必先安心。举
2 心。记得从书上看过这么一句话“不可忘,不可念”,用在这里正合适,所谓国仇不可忘,天塌不可惊;家耻不可念,心应若冰清。治者,安心。心若冰清。 智者,必先安心。曾经疑惑,曾经迷茫,将心放平,你便是智者。做得到宠辱不惊任庭前花开花落,做得到去留无心,看天上云卷云舒,这才是将心放平,一朝不得志便抑郁而终的人,也许是诗人,也许是文学家;也许是富五车,也许家财万贯,但不懂得笑看风云,不懂得安心的人,决不是智者。智者,是一份潇洒、一份幽默、一份认真、一份玩笑、一份勇敢,五份安心。智者,安心。心比镜湖。 知者,必先安心。佛曰:“渡人自渡。”也许这就是安心的最高境界。与人争名逐利,不如守拙归园田的恬淡轻松;与人比权量力,不如渡人自渡的豁达明朗。水至清勾践例来论证。 此为“安心”之二境。
提出第3个分论点:智者,必先安心。讲道理来论证。 此为“安心”之三境。
提出第4个分
论点:知者,必先安心。讲道理来论证。
此为“安心”之
3 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只有懂得宽宏,懂得不把世界看得太清楚,懂得笑看得失,淡观荣辱的人,才是知者,才懂得笑看得失。知者,安心。心似苍穹。 安家,安国,安邦之人,必先安心。将心安如磐石的人是“志者”;将心置若冰清的为“治者”;将心比作镜湖的必为“智者”;将心看似苍穹的实作“知者”。
安心、安家、安邦,之后安天下。
四境。
总括全文,升华中心:由“安心”扩展至“安天下”。 【精彩点击】
好一篇说理层层递进的考场佳作,好一篇语言如行云流水的满分作文。该考生打破了议论文板着面孔说理的板滞,写出了有散文诗般韵味的灵动美文。文章开合得当,收放自如。
美文开篇从“修身”切入,引出本文中心:“安家、安国、安邦,必先安心。” 接着又分段提出“志者,必先安心。”、“治者,必先安心。”、“智者,必先安心。”、“知者,必先安心。” 四个分论点,说理层层递进。在每段说理中,又抒写“心如磐石”、“心若冰清”、“心比镜湖”、“心似苍穹”的“安
4 心四境”,使文章情理融合,语言颇有韵味。
卒章总括全文,升华中心:由“安心”扩展至“安天下”。如水之归海,令人拍案叫绝。(陈中复 评点)
【考场小绝招】
高考考场作文讲究严格规范,不允许乱涂乱画,你就不能对文章作“大手术”,造成文章或文面的“硬伤”,而有时又不能“知错不改”,怎么办呢?
尽管高考中我们对考场作文的修改不像平日作文批改那样全面、详尽和随意,但还是可以略施小技,适当修补,化险为夷,精益求精。对考场作文总的修改原则是:可改可不改的不改,抓两头(开头和结尾)重局部(语逻修),宜精不宜多,内容形式兼顾。
综观历年来高考阅卷教师关注的焦点问题和感兴趣的东西,对高考考场作文的修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着手:
整体感知,略加修改,宜少不宜多。
当写作完成后,若有充裕时间,我们要把自己的文章快速阅读一遍,阅读时要思考的问题是文章的结构是否完整,思路是否清晰,内容是否
5 正确,思想是否积极健康等。
具体而言,一是检查文章的结构和构思:先检查文章和文体的几个要素是否具备,从标题到开头结尾,尤其是文章有无标题。若没有标题,评卷时原则上会扣2分,但实际结果远非2 分,有无标题分数差别约在8分左右。应补上一个新颖的题目。再看文章整体结构是否完整,按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作文没写完的不能进入及格等级,一般都判为四、五类作文,内容不充实的不能进入一、二类卷,因此结构不完整和内容不充实是有质的区别,应慎重对待。在构思上主要看层段的划分是否分明,上下文意衔接过渡是否自然流畅。若上下文逻辑不严密,可以在层段之间补充一些过渡语段、句和词语使上下文贯通。二是检查文章的思想内容是否正确、健康。若文章观点不正确或不鲜明,应把它修改正确、旗帜鲜明些。有些学生在写作时,情到真处便毫无顾忌,就会流露出厌世情绪,对教育、教师的不满,甚至有偏激的言辞出现。这在思想内容上是一个致命的“硬伤”,应该把它删掉。
历史的笑容
历史的烟火封不住你们的笑容,或倦怠,或轻狂,或自得
6 其所。而当你们远去,那些笑容却永远俯瞰我们,成为最悲壮而动人的交响。
(一)关于忘记
是“正道直行,竭忠尽智”的三闾大夫,是“上下而求索”的寻路者,是“披发行吟泽畔”的末路人,是汨罗江畔不散的清魂。
当怀王的靡靡之音在郢都萦绕,当郑袖的巧施心计让你无力招架,当张仪的巧舌如簧让你心力交瘁,一个声音对你低诉:“忘记吧,归去吧!”胡不归?既然行迷未远,何不回车复路? 然而,你终于选择了铭记,铭记伤痛,铭记恶浊,铭记忠诚,也铭记了死亡。那个在怀王的声色犬马之娱中老泪纵横的你,学不会随波逐流,却也学不得忘记。在你倦怠的笑容里,我把两个字刻在我心头——忘记。
(二)关于铭记
是滕王高阁的狂生,是“儿女共沾襟”的少年,是枷锁之下的囚徒,是海中飘荡回不了家的游子。
你不该如此轻狂,恃才傲物自以为可以在政治的旋涡中从容辗转,才情四溢陶醉于“四杰”的英名不知自拔。于是,你终于应验了裴行俭那句“善终为幸”,成为中国文坛倍受娇宠的诗人。
你本该学着铭记,铭记你的诗词,铭记你的无知,铭记你的尚不成熟,铭记如何独善其生。然而你终于选择了忘记,放纵自己成为预知死亡的才子。在你狂傲的笑容中,我将两个字
7 刻在心头——铭记。
(三)云在青山月在天
是“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英雄,是乌台诗案摧残的苦命人,是竹杖芒鞋的行路人,是在忘记与铭记中游刃有余的智者。
忘记了世俗的恶浊,你记住了一蓑烟雨、明月风清;忘记了仕途失意,你记住了黄城闲适,踏雪飞鸿;忘记了苦苦执着,你记住了乐观旷达,善终一生。在你自得其所的笑容间,我双眼为之一亮,在心头刻下两个字——选择。
会忘记,会铭记又如何?只有会选择,才能歆享人生带给我最大的乐趣。
走过,读过,抚摩过。你们额间的皱纹已成为历史的车辙,你们眉宇间的笑容却依然清晰可辨,屈子,子安,东坡,或倦怠,或轻狂,或自得其所的笑容泄露给我关于忘记与铭记的天机。
感悟生命
我们时常被周围的人和事感动着。有了鲜花绿树,才有鸟语花香;有了蓝天白云,才有一望无垠;有了海淘浪花,才有烟波浩渺……于是,我在感动的养分中成长,学会了感悟生命——这道时时刻刻在上演的最好的剧目。
友人告诉我:生命是崎岖坎坷的路,路上有荆棘、沼泽,也有鲜艳的花果。想想,这成长的路上不是有着许多烦恼、挫
8 折和成功吗?是啊,有人的话没错,生命就是一条路。
老师告诉我:生命是一条充满着遗憾,又满是拼搏的较量。较量中的每一个选手,自己都是主角,所要抗争的也不仅仅是那些强劲的对手、糟糕的处境,重要的是,生命中所要战胜的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望着老师慈爱的面孔,我点点头。生命真的就是一场一直在进着的较量!
父母告诉我:生命是一场漫长的棋局。这盘棋局里没有猎猎西风,没有四起的狼烟,只有取舍和进退之间的选择。就像棋子中最不起眼的卒,要有那股勇敢前进的魄力。是的,那生命正是一盘如此的棋局。
有这么多对于生命的感悟,而我呢?我决定自己寻找生命的真谛。
我向着蓝天大喊,看着白云悄悄地游走,洒下那一丝丝一绺绺棉絮;看着雄鹰展翅翱翔,只为丈量那广袤的天际;看着“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我想,生命就应该是那自由自在的灵性和一份闲适的情怀。
我奔向田野,谛听树与树之间的耳语,跟随蜜蜂去点数花蕾,与蝴蝶一起在阳光下起舞,与风一道叮咛屋檐下轻响的风铃,去寻找生命的生存方式,去询问那生命的存在。
风对我耳语:“生命是我这样的轻盈岁月!”
雨对我歌唱:“生命是我这样的淋漓尽致!”
雷对我咆哮:“生命是如此的铿锵有力!”
电对我眨眼:“生命是如此的亮丽透明!”
9
系列作文
初一
记叙文
8461字
290人浏览
小猴子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