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看不见的爱
【教学目标】
1.能在阅读中自主识字,积累词语。
2.了解文章大意,从母亲“递石子”的简单动作中理解“看不见的爱”的含义。
3.通过对比阅读,从孩子坚韧的表现中,感受母亲不同寻常的爱对儿子的信任和鼓励,体会母爱的深沉。
4.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母亲的用心良苦,体会母亲的情怀,领悟母亲那看不见的爱。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古诗引入,揭示课题
1. (板:爱)提及母爱,不禁使人想起这首脍炙人口的诗——齐诵:《游子吟》
(媒体:游子吟),读着这诗,我们眼前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夜深了,一位母亲正在为即将远行的儿子缝制衣服。缝啊缝,(媒体:缝)那每一针,每一线,缝进了一位母亲对即将远行的孩子的无限担忧与牵挂,缝进了一位母亲对孩子那浓浓的关爱,真可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 老师这里也有一幅画,(出示月夜打弹弓的图片)你能看见图中的这位母亲
正在做什么吗?(板:递)
3. 这幅图就是根据咱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内容来画的。一位母亲将石子“递”
给一个孩子(母亲、孩子),粗粗一看,似乎看不出什么特别的爱,(板:看不见),但通过今天对课文的学习,细细体会之后,相信你一定能感受到一份不同寻常的爱。(板:的)
4.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看不见的爱》,齐读课题。
二、 初读课文,理清脉络,感受“看得见的爱”
1. 预习过了课文,你能否用一句话概括地说说课文讲了什么?(夏季的傍晚,
“我”看到一位母亲正在递石子给孩子打弹弓。)(板:夏季的傍晚)(板:失明的),
2. 引:就是这个失明的孩子——在一片空地上,用一只做得很粗糙的弹弓打一
只立在地上、离他有七八米远的玻璃瓶,他打得怎么样呢?课文中有三句直接描写的句子,请你默读课文用括号括出。
(1) 巡视后,直接出示:
那孩子有时能把弹丸打偏一米,而且忽高忽低。
那孩子很认真,屏住气,瞄很久,才打出一弹。
我慢慢发现,这孩子打得很有规律,他打一弹,向一边移一点,打一弹,再移点,然后再慢慢移回来。
(2) 自由读读,你觉得他打得怎样,为什么?
✧ 打得糟糕。那孩子有时能把弹丸打偏一米....,而且忽高忽低....
。我可从来还没有见过打弹弓打得这么差的孩子,这引发了我的好奇,便站在他身后不远,看他打那瓶子。
✧ 打得很认真。屏住气,瞄很久,才打出一弹。“瞄”的意思是——把视力集中在一点上。即使瞄那么久,打得那么认真,但还是打得那么差劲,就连战在身后的我都一眼看得出这一弹一顶打不中啊,难怪我产生了想教他打弹弓的念头。 ✧ 打得有规律。此时,我已从那位母亲那里得知这是一个失明的孩子,我渐渐
发现这个孩子越打越有规律时,越打越好。
(3) 就这样,我站在那孩子身后看他打弹弓,一直从傍晚一直看到——夜色笼罩。(板:夜色笼罩)
3. 这么久的时间里,那位母亲又在做什么?(递)
媒体出示:
那妇女坐在草地上,从一堆石子中捡起一颗,轻轻递到孩子手中,安详地微笑着。
他母亲并没有说什么,还是很安详地捡着石子儿,微笑着,只是递的节奏也慢了下来。
(1) 这就是课文中描写母亲递石子的句子,自己读一读
(2) 男生读第一句 女生读第二句。(显红:安详 微笑 递 )
(3) 引读:这么久的时间里,无论孩子打得是好是坏,无论孩子打得是快是慢,那位母亲的神情始终是——安详的,脸上始终带着——微笑,动作始终是轻轻地。那神情中写满了一个母亲的“爱”,怪不得,文中第二节中写道“我”从那妇女的眼神中一眼就可以知道她就是——那孩子的母亲。
3. 深入读文,研读母亲的言行,理解“看不见的爱”
(一)感悟语言
1. 这一切都是我们看得见的爱,但还有一份爱更为深沉的,更博大的爱隐藏在
背后,需要我们用心去体味。自由读读课文的4-12节,或许从母亲与我的这段对话中,感受到些什么。
2. 常言道:“言为心声”。母亲的话语中流淌着母亲的心声,(板书:心声)
文中母亲只说了三次话,可那看似平淡、朴素的话语却句句道出了母亲的心声。自己再读读,和同桌交流交流,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出示:
他母亲对我笑了一笑。“谢谢,不用! ”她顿了一下,望着那孩子,轻轻地说,“他看不见”。
“别的孩子都这么玩儿。”
“我告诉他,总会打中的。”母亲平静地说,“关键是他做了没有。”
3. 大组交流
✧ “我告诉他,总会打中的。”母亲平静地说,“关键是他做了没有。”
(1)
理解:总会打中的。(坚持不懈,不放弃。) (2) 什么情况下,母亲会说这句话?(自卑时,胆怯时,泄气时,打累
时„„)(串读。母亲的话)
(3) 理解:关键是他做了没有。母亲是不是一定要孩子打中呢?再读读后
半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是的,你读懂了,看来打不打中并不重要,关键要让孩子——自己去做,自己去尝试。)
(4) 师引:(多方式读句)
不做,怎么知道不行啊,所以母亲这样平静地告诉孩子——
不做,怎么能体会其中的滋味,所以母亲这样平静地告诉孩子——
„„
母亲说这句话时语气是那样的平静(媒体显红:平静)——会读吗?自己练练—指名读
22看不见的爱
三年级
其它
4042字
1467人浏览
别怕我来啦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