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武进区湖塘桥实验小学 吴英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懂课文中引用的五副春联。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增添”、“浏览”、“欣欣向荣”的意思。
3、初步感知春联的语言美、意境美、思想美。
教学重点:
通过对五副春联的诵读、感知、理解、想象品出春联的语言美、意境美、思想美。 教学过程:
一、 揭题导入
1、板书:春联
(1) 跟老师一起来写个词:春联。
(2) 谁来读?读了这个词你的脑海里想到了什么?
(3) 师生交流:
师小结:春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化,新春佳节,家家户户张贴大红春联,这种习俗由来已久它给我们的节日增添了不少欢乐祥和的气氛。
(4) 板书:增添
引导注意“添”字形,并通过找近义词理解。
二、 指读课文,整体感知。
1、人们常说,开卷有益,其实读读春联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春联》,看一看人们都把哪些内容写成了春联这些春联又有哪些特点呢?请同学们轻轻打开课本,做到字字响亮,句句通顺,遇到生字可以对照生字表多读几遍。
2、生自由读,师巡视。正音,指导。
3、指读课文。
(1) 老师想来听一听同学们课文读得怎么样?谁能读课文第1小节。
(2) 这位同学读得真好,老师奖励你,由你来推荐一名同学读好第2小节。
(3) 四(10)班的同学真会读书,真的做到了字字响亮,句句通顺。谁想自告奋勇来读第3小节。指导:“抑扬顿挫”,这么难读的一个词,他一下子就读正确了,说明他很用心。
(4) 从你们的神情、眼神中,老师发现你们都很想来读一读,那我们一起来读读最后一小节。
4、这篇课文介绍了有关春联的哪些知识?
(1) 概括、归纳:第一小节的内容很多很丰富,这位同学很聪明地概括出来了,其实就写了春联的作用和种类。
(2) 第2、3小节介绍了春联的特点,你能各找一个中心句吗?第一个特点是春联最讲究对仗,第2个特点是春联读起来抑扬顿挫,和谐动听。指导学生找出句子并划下来。
(3) 最后告诉我们读读春联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
三、 诵读“春联”,品味春联,学习第一小节。
1、今天,这节课我们首先来领略一下多姿多彩的春联。这一小节向我们展示了哪几副春联?
(1) 生交流读春联。生上黑板张贴春联。
(2) 这几幅春联分别围绕什么内容来写的呢?书上用了哪几个连接词把这些内容串联起来了?
(3) 交流:有的„„有的„„有的„„更多的是
(4) 引读并板书:有的(描绘了美丽的春光)
有的(展现了祖国欣欣向荣的景象)
有的(歌颂了劳动人名幸福美满的生活)
更多的是(表达了人民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
再请生上黑板对应贴“描绘春光”、“展现景象”、“歌颂生活”、“表达祝愿”。
(5) 春联的内容很多,书上的这四副春联你有信心读好吗?
(6) 指导朗读。
A 、这位同学读得多好啊,象他这样读得有高有低、时而轻、时而重、时而缓、时而急,书上就有一个词可以来评价:抑扬顿挫。
B 、像他这样读,就更有味道了。
C 、谁也能像他这样抑扬顿挫地读一读?指名读。这样读,就有滋有味了。
(7)指导朗读。
老师遮住了,他也能读,这就叫诵,读春联就可以这样读读诵诵。这样读,会让你变得越来越聪明。
2、品味春联内涵
(1)、还有同学想来读吗?这回读你最喜欢的一副!谁喜欢来读第一幅?
(2)、你读得真好,我觉得你肯定读懂了,你读出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你读懂这幅春联了吗?这里有一个词“欣欣向荣”你理解吗?
“一岁一枯荣”,欣欣向荣本来就形容草木长得很茂盛。
你再读读这春联,想想还看到什么景象?(各行各业欣欣向荣,蓬勃发展,兴旺昌盛)这回你们真的读懂了!
(4)“门第”就是指人家,那么你会把这幅春联贴在哪儿呢?
(5)“竹报平安”它可来自一个典故,讲的是新年的保住报平安。今天,老师就把这幅春联送给我们四(10)班的同学。你想把这幅对联送给谁?
(可以送给老师、同学、祖国、学校、四川灾民等)
四、 总结,引导探究。
1、同学们今天这么主动积极地来诵读春联,同学们把春联读成了一首诗,一首歌,一幅画。这样的春联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当我们浏览着各种各样的春联,就像是——漫游在万紫千红的百花园中,当我们诵读这些春联时,你会感到——生活中充满幸福和希望,在新春佳节,张贴大红春联,为节日增添了欢乐祥和的气氛。(引读)
2、为什么这些春联读来如此和谐动听,朗朗上口呢?下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品读它的奥妙所在,进一步感受并研究春联的文化。
板书: 春联
奥妙? 描绘春光 增添气氛
展现景象
歌颂生活
春联3
初三
其它
1971字
94人浏览
云淡风轻轻33